网盘分享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4|回复: 0

[其他分类] [逃避自由][埃里希·弗罗姆][MOBI]

[复制链接]

主题
9624
积分
65138
热心值
9079
金币
73433
注册时间
2018-4-15
最后登录
2020-2-21
在线时间
63 小时
发表于 2018-4-1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赞助VIP可享受免金币查看特权  点击这里充值金币或者开通VIP 购买前先点击分享链接验证是否有效!
BT资源无法下载:戳这里,如何发布售价资源帖?:戳这里      《避免 分享链接失效 的方法?》


201626nqy6ojlzgklfjyfk.jpg


简介:
《逃避自由》由Routledge(英国) 出版于1941年,是精神分析和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编著的一本图书。在该书中弗洛姆主要探索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 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
福学派的重要代表。1933年赴美讲学,开设私人诊所。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74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卒于瑞士洛迦。 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在人格理论、梦的分析、精神治疗以及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这种社会的自由。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都是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他分析了自文艺复兴以降,资产阶级文明是怎样通过新教、道德、政治、市场竞争等各方面手段将人置于彼此孤立的境地,逐步培养人们的权威主义性格,并以此确立服从外在权威的资本家性格对社会无意识的长久统治;而当代的法西斯纳粹主义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意识和人类关系异化的顶点。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



中心概念:
弗洛姆的自由概念
弗洛姆区分了“自由自”(消极自由)和“自由往”(积极自由)。前者指从诸如由其他人或机构加在个人身上的社会习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被典型体现的一种自由,而且在历史上是常常被捍卫的,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个自由本身带有毁灭力量除非有一个创造性因素与之相伴,“自由往”是运用自由自发地将完整的个性运用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他指出,这必然指向一种真正与他人的连结,超乎常规社会互动中的表面联结。 “... 在自发的自我实现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联结...” 在从令人窒息的权威/价值体系获得解放的过程中,弗洛姆说,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焦虑 (他将此比作从婴儿到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除非我们使用我们的“自由往”并发展出新的形式取代旧的秩序。但是,常见的实践“自由往”或者真实性的替代方式,是对一个取代旧的秩序的独裁系统臣服,这个系统有着别样的外在表现但却对个人有着相同的功效:用开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处方来驱除不确定性。他将此归为历史的辨证过程,原有的境况是命题,从中解放是反命题。达到合题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来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没有提到新的系统是否有必要是进步的。
历史进程中的自由
逃避自由
由于“自由自”- 其本身不是一种我们很享受的经验,弗洛姆提出,很多人不是去成功地利用它,而宁愿通过发展某些想法和做法来提供某些形式的安全,企图把它的消极作用最小化。这些包括以下: 1, 独裁:弗洛姆将独裁者的个性描绘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这个独裁者希望通过竟标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来赢得对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将控制交给某些更高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会伪装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 2,破坏: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赢得对某物的控制,而破坏个性希望摧毁他不能控制的某物。 3,服从:当人们潜意识将他们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是这个过程。这样就使他们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为会产生焦虑。
20世纪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翻译的《我的奋斗》也体现了希特勒有独裁主义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不仅促使他想以更高权威(即天然的统治者民族这一观念)的名义来统治德国,还让他看到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与肯定的工人阶级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 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第二章] 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第四章] 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 逃避机制
[第六章] 纳粹主义心理学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附录] 性格与社会进程

资源:
链接:http://pan.baidu.com/s/1c1Xsc3u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5 金币 才能浏览
楼主热帖

① www.wpfx8.com 欢迎您分享自己的网盘资源!分享越多,金币越多!资源互利共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② 每个人都可以在本站发布资源帖,同时本站所有资源都需要金币才能下载!但是,只要你发布几十个优秀资源帖,基本上,你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金币了!
③ 如果发现违规广告资源,请点击帖子正文右下角的“举报”按钮。一般资源发布是有效的,时过境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资源有可能失效。如果购买后发现资源失效或者资源和帖子内容描述不符,请到首页 [问题/意见反馈区] 发帖说明原因后申请退币。如“资源失效,申请退币”,管理员核实后会退币给您的。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超赞 高兴 激动 给力 收藏 支持 期待 顶帖 精彩 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长邮箱|sitemap|手机版|小黑屋|百度统计|标签搜索|网盘分享吧

GMT+8, 2024-6-1 18:55 , Processed in 0.09853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